#微冷 最初沒有三等分的法國國旗
前天分享了日本國旗的歷史以及1999年國旗入法時在樣式上的微調,從7:10變成2:3。
說到比例,法國國旗的比例也曾歷經修改。
作為昔日的殖民國以及國際強權,法國國旗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國旗之一,無論是三色旗代表的意義或是對於殖民地旗幟都有一定影響。
現在法國國旗的垂直三色旗,最早出現在法國大革命時期,顔色取自當時法國國徽中的藍與紅,再加上法國王室的顔色白色。最早的三色旗,自左至右依序是紅色、白色和藍色,除了1848年時曾短期改成藍紅白以外,1794年以後就調整成我們所熟悉的順序了。
一開始的法國國旗是按藍、白、紅三色同樣寬窄的尺寸製作而成的。後來發現, 因為中間的白色較兩旁顏色明亮,所以會形成視覺上的錯覺,讓人誤以為紅色帶沒有藍色帶寬。為了改善這種錯覺,於是將藍色條帶縮窄,把紅色條帶加寬,直到看起來達到平衡的30:33:37。不過,在拿破崙三世時期又改回等比例。
現行的法國國旗版本是在1976年拍板的,用了反射藍、安全白和032號紅取代了原先比較暗版本,而三個顏色占比是一樣的。
時至今日,這項30:33:37設計仍然保留在法國軍隊的軍旗中,並沒有隨著法國國旗改成等比例而修改。